凈慈寺,這座西子湖畔皇家寺院,依南屏吉祥之峰、憑西湖?;壑?,歷經千載,已經變成了深植于西湖邊的文化意象之一。
從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到《南屏晚鐘》,凈慈寺的美歷久彌新。時已深冬,老梅綻出新花,嫩黃粉紅,馨香滿院。遒勁的梅枝映在黃墻梵語之間,別有禪意。偶有一兩聲鐘聲傳來,又添了幾分莊嚴。梅香與檀香悠然相融,五感為之一滌。
古木遮天、蒼苔漫地,凈慈寺的自然環境擁有令人心定的氣質。但從服務的角度去欣賞一座寺院,“自然”兩個字,就擁有了其他含義。
與鋼筋水泥里窗明幾凈的現代化不同,凈慈寺里的自然是立體而生態的,需要秉持一顆禪心細細考量。苔痕滿地不必過度清掃,只為留住時光的印記,如此妥帖,才得自然。
沿山路拾級而上,站在釋迦殿前,轉頭就能看到重重琉璃瓦映襯中的雷峰塔。向更遠處眺望,西湖山水若隱若現,恍惚中仿佛穿越時空,回到了宋朝古都,內心剎那安寧寂靜。
把時間軸拉長,就會發現這份安寧背后的秘密。
年年如此、日日皆然,未嘗不是另一種修行。
法會動輒數百人,大到數人高的雕像,小到展柜里拇指大的展品,無一不需要精心照管。大型活動的落地絕非易事,從準備工作開始,服務人員圍繞師傅們的要求,嚴格落實工作標準,常?!镑閼稹钡胶蟀胍??;顒佣嘣诠澕偃?,大家任勞任怨,隨禪眾們一起為活動盡職盡責,心生歡喜。
有服務人員說,在凈慈寺這樣安然的環境里工作,人很容易被氣氛感染,不由自主的平和起來。大家都找對了自己的位置,各得歡喜。
目前,凈慈寺的專屬服務手冊還在持續擴展中。生活處處是修行,寸進自有寸進歡。服務團隊也在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與服務水平,動態匹配寺院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,主動“自我升維”。
既有乍見之歡,也有久處不煩,凈慈寺的美,擁有跨越千年的力量。讓這份美好繼續下去,需要秉誠摯之心、練長久之功。30年來,南都物業初心如磐,始終堅持從最真實的需求出發,為客戶提供“私人定制”的妥帖服務,未來也會繼續前行,捧一顆不染之心,在每座城市服務好更多人。